凱達微信號:KDCY553362
食品安全新規茶業準入門檻升 閩茶企積極應對影響小 |
2013/3/27 9:15:43 |
從今年3月開始,《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》新標準正式實施,該標準對茶葉的農殘限量提出了更嚴格的要求。不少茶企也都陸續召開茶葉質量安全會,關注這新標準的實施。業內人士認為,雖然新標準增加了不少農殘檢測項目,但是對福建茶行業的影響比較小。 茶安全有了統一標準 2012年11月16日,衛生部與農業部聯合發布了最新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GB2763-2012《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》(以下簡稱“最新標準”),標準于今年3月1日正式實施。據中國茶葉流通協會的解讀,從茶葉方面來看,最新標準設立了25個涉茶指標,其中,乙酰甲胺磷、硫丹、滅多威等18項指標是從原有的4部國家標準中保留而來;吡蟲啉、多菌靈等5項指標為原農業行業標準中項目;新增設聯苯菊酯、噻蟲兩個涉茶農藥品種。 農業部茶葉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常務副主任劉新研究員告訴記者,最新標準的實施,使得指標項目從過去的9項提高到了25項,大大增加了項目的數量。同時,限量標準也更嚴格了。不僅對農藥限量提出更高要求,還對除草劑、易溶于水的農藥做出了更嚴格的限量規定。他認為,新標準的出臺,將讓消費者的消費更安全。同時,也將使得生產者的茶葉檢測成本提高,茶行業的進入門檻將進一步提升。 廈門茶葉協會秘書長陳志雄認為,新標準不僅提高了茶葉衛生安全水平,還改變了過去茶行業多標準并行的尷尬局面。 據了解,新標準執行之后,將有6項國家標準和10項農業行業標準被取代和作廢,其中涉及茶葉行業的有國家標準4項、農業行業標準4項。 陳志雄表示,新標準統一了茶葉中的安全限量指標,改變了行業標準、國家標準等多標準并行的局面,企業也有了統一的參照標準,執行更到位。 茶企啟動“質量安全”升級 福建品牌茶企也已經紛紛行動,主動應對茶葉衛生安全新標準。 據悉,三和茶業早已經從茶葉種植環節就開始嚴守質量安全,通過長遠的規劃,建立高規格的生態茶園或有機茶園。 進入3月以來,中茶系統茶葉衛生安全工作會議在福州舉行,八馬茶業2013年的質量安全培訓會在安溪舉辦……據悉,這些品牌茶企多年來長期堅持、每年舉辦的大型培訓活動。在培訓過程中,茶企及專家都會對新一年的茶葉質量安全衛生標準進行解讀及普及,今年也不例外。 除了開展培訓活動,加強茶葉質量安全檢測之外,不少實力茶企還在茶葉生產設備的引進方面下起工夫。據八馬茶業副總經理林榮溪介紹,企業已經與美大學專家團、韻和機械、展鋒機電歷時半年的聯合攻關,八馬烏龍茶全程自動化、智能化、清潔化生產線技術方案已經生成,預計今年6月份將投入使用。據其介紹,該設備將實現從鮮葉到包裝成品全自動化的生產線,最大限度減少茶葉的二次污染,真正實現“免洗茶”目標。 業界:閩茶受影響較小 眼看新一年的春茶將陸續上市,新標準的實施對福建茶行業是否會帶來影響? 八馬茶業副總經理林榮溪告訴記者,新標準對福建茶行業的負面影響較小。據其介紹,標準新增的農藥項目,福建茶葉使用到的比較少。據了解,從去年6月份開始,中國第一個茶產業發展地方法規――《福建省促進茶產業發展條例》開始實施!稐l例》在明確政府及相關部門職責、制定茶產業發展規劃、注重生態環境和諧發展、強化茶葉產品質量管理、促進茶文化的保護傳承發展等方面做出規定。同時,《條例》在鼓勵和扶持措施、茶園抵押融資、茶葉質量安全可追溯等方面也作出創新性規定!稐l例》的實施,推動了福建茶葉質量安全水平的提升。 廈門茶葉協會秘書長陳志雄也告訴記者,廈門茶葉進出口公司已經對安溪、永春、武夷山等福建幾大主產區的茶葉進行普查,發現目前省內大部分茶葉都能符合新標準的要求。 不過,陳志雄提醒,作為茶農,要及時關注茶葉衛生標準的變化,以保障所產茶葉不觸碰到衛生安全的高壓線。同時,農戶應科學用藥,避免長期使用同一種農藥,宜交叉使用符合規定的農藥,以避免因農殘累積而出現超標現象。 |